图为“最后的欲影像完整版本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满足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而研制的一型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也是我国现役火箭中最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只有这一款火箭能够托举起重达20吨以上的空间站舱段进入太空。从两年前首飞成功到今年7月托举“问天”实验舱进入太空,该火箭三战三捷,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跻身国际前列,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摄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
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做出的贡献;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以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和引领的贡献。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旨在奖励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取得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以创新模式带动更多民间资金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促进科学事业发展。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截至目前,未来科学大奖共组织10次评奖,共46人获奖。
人民日报客户端
谷业凯
【编辑:付子豪】